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活在当下或者期待未来 买房子不是宿命而是选择

发表于2015-08-05
标签:租房 房子 购房者 房子出租 买房子 

虽然在中国社会,房子算是“民生必需品”,而且是投入很大的“民生必须品”,但即便如此,购房者在选择的时候,也并非没有任何余地。买房子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目前的实力、喜好进行选择,甚至可以不买,只租房子。倡导自由的社会,对待买房子这种事情,的还是从心所欲。活在当下还是期待未来,都是可选择的选项。

买房子、租房子,不是宿命,是可替换的选择。人们可以先租房后购房;也可在购房后卖房,再选择租房;也可将买到的房子出租,自己则选择租房;也可购买两套以上的房子,其中一套自住,其他房子出租。当然也可选择终生租房,即使买得起房子,却不购房。

租房者、购房者选择房子,不是宿命,也是可替换的选择。每个人需求、喜好、价值观不尽相同,考虑房地产软硬件的优先顺序不一,财力也有高有低,可接受租金、房价额度有多有少,因此可选择房屋的范围有大有小,一切都取决于自己。

同样,购房者购房的条件或目的,不管偏重消费还是倾向,讲究品质还是追求价差,优先考虑地段好坏还是以产品良莠为要务,活在当下还是期待未来,也都是可替换的选择。


发表于2015-08-05

鱼与熊掌难兼得

对于财力有限的购房者而言,更需要了解的是,买房子虽然有自由选择的权利,但各个可替换选择之间,却存在着鱼与熊掌难以兼得的尴尬,如果不了解这些尴尬,就算找破了头,也买不到合适的房子。

然而,有不少购房者根本不相信鱼与熊掌难以兼得,虽然自己口袋不够深,却坚持非得同时得到鱼与熊掌不可。或者,知道两种选择必然冲突,却不愿意认真面对问题,相信自己就是那极少数的幸运者。于是,一直苦苦寻觅“理想的房子”,不肯屈就、妥协于“相对理想的房子”,后,不是买不到房子,就是买进入住后,嫌东嫌西,无法好好过生活。

那么,什么是购房时的鱼与熊掌呢?消费和、品质和价格、地段和产品好坏、活在当下和期待未来,正是难以兼顾的两难,好比天平的两端,不是一个半斤、一个八两,就是这个重、那个轻,或那个重、这个轻。

所以,购房者不能既是百分百活在当下的消费者,又同时是百分百期待未来的者,而品质的房子,必然价格昂贵;价格低廉的房子,品质就难以奢求。好的地段里的好房子,大多数人都负担不起,只能在“好地段里的烂房子”与“烂地段的好房子”两者中挑选。

不过,这并非意味着购房者只能在消费、两端单挑其一,套用政治学上评比历史人物功过的方法,一般人选择了“消费、七三开”,即70%是为了消费,30%是为了。而在品质和价格、地段好坏和产品良莠、活在当下和期待未来之间,购房者也可选择“七三开”,或其他不同比例。

也就是说,购房者当以消费为主、为辅,但不是强迫购房者都如此思考,如果他们想当“偏向的购房者”、“纯粹者”,也是其个人选择。


发表于2015-08-05

接受相对理想的房子

我要强调的是,购房前必须进行多重选择,不是是非题,也不是单选题,而是多选题,而且理想一定得跟现实调和,因为每个人的期望,都不可能完全被满足,所以当找不到“理想的房子”时,就应该接受“相对理想的房子”。

而且,这份多选题的考卷,没有标准答案,正确答案就在答卷人心里,也就是下一节要讨论的心中之尺。唯有建立起心中之尺后,才能在相互冲突的选项中,做出符合自己的选择,不要被市场之尺所左右、被其他人牵着鼻子走,满足了开发商与房屋中介。

更重要的是,购房者务必选其所爱而择,更要爱其所择,除了认清各种选择之间的冲突,更要了解,做了一个选择,同时也决定了其他选择的答案。如果不是如此,那么代表购房者尚未思考清楚,心中之尺尚未成形。

也就是说,消费或当是这份多选题考卷的个题目,唯有先回答这个问题,才能接着做答,但只要回答了这个问题,也等于回答了问题。

如果购房者选择以消费为主,那么心中之尺就应当大于市场之尺,希望房价平稳,注重产品品质,超过于其地段的好处,而且购房是为了活在当下,而非期待未来。如同之前所说的,他们应宁可选择“烂地段的好房子”,而非“好地段的烂房子”。

如果购房者选择以为主,那么之后几个题目的答案,就正好相反,市场之尺当重于心中之尺,希望房价波动,才能从中获利;对地段好坏的重视,当重于房子的品质;购房是为了期待未来,而非乐在当下;当选“好地段的烂房子”,而非“烂地段的好房子”。

购房决策是要经过多重的替换选择考虑,认清房地产的特性与组成元素,考虑个人的偏好,慎重思考个人面对房地产的选择:包括消费还是、住宅品质还是价格、住宅产品还是地段,乃至活在当下还是期待未来


发表于2015-08-05

中国人的宿命 就是为了房子 奋斗一生

上一页|1|
/1页